白馬山景點 白馬山風景區(qū)
導讀:白馬山景點 白馬山風景區(qū) 1. 白馬山風景區(qū) 2. 肥東白馬山風景區(qū) 3. 白馬山風景區(qū)在哪里 4. 寧德白馬山風景區(qū) 5. 十堰白馬山風景區(qū) 6. 隆回白馬山風景區(qū) 7. 白馬山風景區(qū)天氣預報 8. 白馬山風景區(qū)的景色介紹武隆 9. 白馬山風景區(qū)門票 10. 白馬山風景區(qū)的景色介紹
1. 白馬山風景區(qū)
白馬山景區(qū)是垣曲縣正在開發(fā)建設的生態(tài)旅游風景區(qū),同時也是通過招商引資實施的一項重點項目。該景區(qū)位于毛家灣鎮(zhèn)南莊村境內,最高峰為白馬山(又名歪頭山),海拔1488米,山上有百年古樹、山頂有清濁二泉、寺廟遺址等集自然人文于一體的可供開發(fā)的旅游資源。
旅游項目主要有:白馬湖迎賓服務區(qū)、板澗河漂流游樂區(qū)、白馬山宗教文化體驗區(qū)等。
2. 肥東白馬山風景區(qū)
合肥位于安徽省中部,地處長江、淮河之間的華東丘陵地區(qū)中部。江淮分水嶺南測,巢湖北岸,淝河之水穿流而過。 合肥是安徽省省會, 是全省政治、經濟、科教、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。
合肥市總面積7266平方公里,轄長豐縣、肥東縣、肥西縣和瑤海區(qū)、廬陽區(qū)、蜀山區(qū)、包河區(qū),全市總人口448萬人。
合肥歷史悠久,自秦置縣,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。由于北接中原,南近江南,歷為軍事重鎮(zhèn)和兵家必爭之地,自古就有“江南唇齒,淮右襟喉”,“江淮首郡、吳楚要沖”之稱。尤其是三國時期魏吳在合肥長達32年之久的交兵,為合肥留下了逍遙津、教駑臺、三國新城等眾多的三國遺跡。悠久的歷史,造就了眾多的名人。影響較大的有包公、李鴻章、段祺瑞和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、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等。
合肥是一座輕工之城,美菱冰箱、榮事達洗衣機、芳草日化、開元輪胎、合肥海爾等都是國內外享有盛譽的民族品牌。合肥市于1992年進入中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,擁有全國衛(wèi)生城市(90、92、95年)、全國園林城市、全國城市環(huán)境綜合整治優(yōu)秀城市、全國雙擁模范城(93、94、97年)、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、中國優(yōu)秀旅游城市、全國科教興市先進城市等國家級榮譽稱號。1992年,國務院批準合肥實行沿海開放城市政策。1994年國家批準合肥為金融對外開放城市。1996年, 合肥市被列為全國優(yōu)化資本結構試點城市。1997年,被國家列為國有資本營運體制改革試點城市和全國技術創(chuàng)新試點城市。
3. 白馬山風景區(qū)在哪里
十天高速(十堰一天水高速公路,高速編號為G7011,起點開始于十堰市張灣區(qū)福銀高速茅坪樞紐,終點結束于天水市秦州區(qū)連霍高速皂郊樞紐,全長約750公里。
途經風景區(qū)有:武當山,野人洞,丹江大堤。上津古城,牛頭山國家森林公園,白馬山旅游區(qū),瀛湖風景區(qū),駱家壩景區(qū),南宮山景區(qū),中壩大峽谷景區(qū),漢燕翔洞生態(tài)景區(qū),香溪洞風景區(qū),天書峽景區(qū)。
漢中石門棧道景區(qū),香木川古鎮(zhèn),華陽景區(qū),紫柏山,紅寺湖風景區(qū),熊貓谷景區(qū),黎坪國家森林公園等。
天水麥積山石窟,天水伏義廟,天水玉泉觀,武山水簾洞等。
4. 寧德白馬山風景區(qū)
簡介:寧德市白馬山旅游綜合開發(fā)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2月13日,主要經營范圍為農業(yè)旅游開發(fā)等。
法定代表人:黃云玲成立時間:2010-12-13注冊資本:500萬人民幣工商注冊號:350991100007949企業(yè)類型:有限責任公司(自然人投資或控股)公司地址:寧德市蕉城區(qū)葫蘆花園BS13-14號-01層
5. 十堰白馬山風景區(qū)
十堰是個宜居城市,隨著城市發(fā)展,環(huán)境建設越來越好,附近有很多可玩的地方,喜歡爬山近的可去牛頭山、四方山,稍遠的可去白馬山、大明峰、武當山,喜歡徒步的可去馬家河、東溝、賽武當、大西溝,喜歡水的可去鄖陽區(qū)、太極湖,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景。堪稱一溝一城一風景!
6. 隆回白馬山風景區(qū)
隆回縣26個獨立鄉(xiāng)鎮(zhèn)都有林業(yè)站(虎形山鄉(xiāng)、麻塘山鄉(xiāng)、小沙江鎮(zhèn)、金石橋 鎮(zhèn)、鴨田鎮(zhèn)、司門前鎮(zhèn)、大水田鄉(xiāng)、羊古坳鄉(xiāng)、七江鄉(xiāng)、高坪鎮(zhèn)、羅洪鄉(xiāng)、六都寨鎮(zhèn)、荷田鄉(xiāng)、荷香橋鎮(zhèn)、石門鄉(xiāng)、橫板橋鎮(zhèn)、西洋江鎮(zhèn)、南岳廟鄉(xiāng)、桃洪鎮(zhèn)、雨山鋪鎮(zhèn)、周旺鎮(zhèn)、巖口鄉(xiāng)、灘頭鎮(zhèn)、三閣司鄉(xiāng)、北山鄉(xiāng)、山界鄉(xiāng))有五個國有林場(白馬山林場、望云山林場、木瓜山林場、大東山林場、九龍山林場)
7. 白馬山風景區(qū)天氣預報
在合肥,就有很多這樣的“名山”,它們的“名”,不在于高、不在于大,而在于風景獨特、歷史悠久、人文薈萃,千百年來蘊藏了數(shù)不盡的故事和傳說。在很多文學作品中,都記載有合肥“名山”的故事,如“嵐翠千層積,川原四望平”的大蜀山,靈潤雋秀、文脈昌盛的紫蓬山,有“北九華”之美譽的浮槎山,“越人冶鑄之所”的冶父山,因“國色天香”而名揚四海的銀屏山,“朝霞四射”的四頂山,自古就有“碧玉盤中一青螺”美譽的姥山……合肥的“名山”,千姿百態(tài)、瑰麗多彩,它們歷經歲月沉淀,是名副其實的廬州瑰寶。如今,正以其不同的景觀在向眾人展現(xiàn)著自己獨有的魅力和風采。垍頭條萊
紫蓬山。
大蜀山:鐘靈毓秀 璀璨生輝條萊垍頭
自古以來,山水相依蘊神秀,坐落在合肥以西的大蜀山,海拔284米。這里風光旖旎,四季景色優(yōu)美?!笆裆窖╈V”曾被評為古“廬陽八景”之一景,1995年“蜀山春曉”又列為合肥十景之一?!昂戏省被蛘哒f古代“廬州城”文化的濫觴,想必定與那綠意蔥蘢、中正平和的“大蜀山”是抹不開關系的。
大蜀山。
何謂“蜀”?中國最早解答詞義和名物的工具書《爾雅·釋山》釋,“蜀”是“獨”的意思,因大蜀山周邊無崗阜連屬,只是孤單單的一座山,故名蜀山?!稄]州府志》載:“有蜀僧于此結廬,偶思鄉(xiāng)水以錫卓地,泉汩汩而出,嘗之有瞿塘峽味,因名為蜀井”,故也有一說,蜀山以此而名。
大蜀山不僅是一座森林公園,也是一座地質公園。它是形成于中生代白堊紀時期(約1.4億年前)的一座火山,現(xiàn)已是死火山。據(jù)20世紀80年代初期衛(wèi)星拍攝的照片顯示,大蜀山上有兩個圓點,那就是兩個火山口,主火山口位于現(xiàn)行的主峰處。除了衛(wèi)星照片證明外,大蜀山保留了古火山應有的火山錐、火山瀑、火山巖,連難以發(fā)現(xiàn)的火山頸也能找到。昔文人墨客每游至此,登高遠眺,觸景生情,總要吟詠一番。明代詩人龔志益曾作《游大蜀山》詩句:“十年前此問巖阿,醉臥南窗共放歌。”清張祥云曾寫下《蜀山》詩:“《爾雅》蜀者獨,茲山因得名。孤標摩碧漢,遠勢壯金城。嵐翠千層積,川原四望平。上方鳴法鼓,應有蟄龍驚?!薄独m(xù)廬州府志》曾記載它:“春山艷冶如笑,夏山青翠欲滴,秋山明凈如妝,冬山慘澹如臥,惟其臥也,故雪霽神開,躍然有起色矣?!惫湃诵芫从性娰澝勒f:“曉起俄驚霽景開,高山頭白勢崔巍,卷簾為愛瓊瑤濕,一片寒光入座來?!闭沁@些對蜀山雪后放晴景色的描寫,使“蜀山雪霽”被列為古“廬陽八景”之一。頭條萊垍
作為合肥近郊唯一一座綠山,這顆鑲在城市邊緣的綠寶石,多少年來,潤澤了它腳下的這一片故土,潤澤了一代又一代的合肥百姓,也見證了古城廬州的源遠流長。頭條萊垍
大蜀山有過輝煌和蒼涼。史載唐貞觀年間山上的開福寺香火正旺,五代十國時期楊行密據(jù)廬州,在大蜀山建過行宮。1936年秋,“衛(wèi)立煌,沒毫長,大蜀山,辦學堂”,他在這里建起了蜀山農林職業(yè)學校。1938年5月合肥淪陷后,日軍炸毀了開福寺和農職校,砍光了山上所有樹木,并和抗日軍隊在此反復膠? ??。戰(zhàn)火兵燹和亂砍濫伐,致大蜀山變成荊棘叢生的荒灘禿嶺,正所謂“慘淡郊原落日黃”。
新中國成立后,合肥成為安徽的省會。當初的規(guī)劃一度重點向西發(fā)展,因為蜀山一帶風景俱佳。山麓,逐漸綠化,扶蒼滴翠;水面,次第抬升,碧波蕩漾。山水相依,風光宜人,經過數(shù)十年的發(fā)展,如今的大蜀山已不再是合肥的最西邊,周邊一批現(xiàn)代化建筑更為景區(qū)增添了時代的韻律。長江西路、黃山路筆直地通向大蜀山的腳下,四季花海與大蜀山的同框,更像一幅山水畫卷,不遠處的安徽(蜀山)跨境電子商務產業(yè)園也在她的凝視下?lián)P帆起航。垍頭條萊
大蜀山。
紫蓬山:風光秀麗 歷史厚重
紫蓬山,這一位于合肥市西郊、由一座座不高的山峰組成的連綿山脈,在中國近現(xiàn)代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,在合肥地區(qū)文化發(fā)展史上有著搖籃般的作用。
紫蓬山。
紫蓬山集納了南北秀麗風光。其地處江淮之間,亞熱帶季風氣候帶,常綠樹種與落葉樹種混交,四季皆有美景。紫蓬山區(qū)方圓近百平方公里,擁有3500多公頃林地,470多種植物, 120多種鳥類,自然生態(tài)保持良好。這里層巒疊嶂,連綿不絕,山環(huán)水繞,森林茂密,具有豐富的自然、人文景觀,尤以怪石、奇樹、碧水、珍禽為四大特色,構成了廬州一幅得天獨厚的立體風景畫卷。
紫蓬山區(qū)歷史厚重。1800多年前,據(jù)守合肥的曹魏大將李典,為了表明自己仰慕先祖、報效國家的決心,在合肥西郊的山頂建了一座紀念祠,以紀念自己七世祖李陵,廟取名為李陵廟,而這座山也被百姓稱作李陵山。明朝萬歷八年,李陵山改稱紫蓬山。
晚清時期,這里又成了淮軍的搖籃,據(jù)《肥西縣志》記載,在晚清四十年時間,這里走出了參將、總兵到提督(含記名)以上將領1000多人,其中提督大員約300人?;窜娮鳛橥砬逡恢率杰婈?、晚清政府的國防軍,在保家衛(wèi)國抵御外侮中貢獻了巨大力量。
紫蓬山淮軍將領雕塑。
李陵廟于唐朝初年被皇家賜名西廬寺。晚清時期,紫蓬山區(qū)袁圩村人袁宏謨,在太平軍余杭之戰(zhàn)失利后,出家西廬寺,法號通元,在淮軍將領周盛傳等人的幫助下,通元重修寺院,成為中興始祖。后來,通過李鴻章等人努力,通元從北京得到皇家刊印的多達萬卷的《龍藏全經》,自此西廬寺成為皖中名剎。
西廬寺。
紫蓬山區(qū)文脈昌盛?;窜妼㈩I投筆從戎,卻始終不忘文脈傳承。劉銘傳在臺灣大力發(fā)展文化,對臺灣發(fā)展作出重要貢獻,迄今臺灣有多所大中小學以“銘傳”為名?;氐郊亦l(xiāng),諸位淮軍將領共同出資捐地選址,辦起了“肥西書院”,李鴻章為此題寫的匾額“聚星堂”現(xiàn)在掛在合肥市肥西縣聚星小學。
肥西書院。
淮軍將領對后代的教育也成果斐然。民國初年,自紫蓬山區(qū)張老圩走出的張樹聲之孫張武齡,到蘇州定居,興辦了蘇州第一所女子學?!獦芬媾?。后來,張武齡十個兒女成為民國著名的科學家、教育家、作曲家和樂團指揮,特別是他的四個女兒,張元和、張兆和、張允和與張充和,成為民國著名的閨秀,被譽為合肥張氏四姐妹。條萊垍頭
清末民初,江蘇丹徒人李恩綬受聘于淮軍后人周家謙家,做私塾先生。客居紫蓬山下十一年,李恩綬編寫了《紫蓬山志》、《巢湖志》、《廬陽輯要》及《采石磯志》,為合肥地區(qū)的志書與文化留下珍貴的資料。后來,李恩綬著手編寫傳統(tǒng)蒙學教材《龍文鞭影》,此書由周家刊印后,風行四十余年。
浮槎山:逶迤相連 人間勝景條萊垍頭
位于肥東縣東北與巢湖市西北接壤? ??的浮槎山是大別山余脈,山勢層巒疊翠,逶迤相連20余里。主峰海拔418.2米,是長江以北,合肥東去最高山,四周羅布九座山峰,似九龍騰躍,形態(tài)各異,自古就有“北九華”之稱。垍頭條萊
浮槎山。
相傳久遠的古代,人間與天上,凡人與仙人為了親密往來,在每年的八月,乘槎(木筏)從海上至天河。浮槎就是往來于海上至天河的木筏。垍頭條萊
據(jù)《博物志》一書記載:“舊說云天河與海通。近世有人居海渚者,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,不失期……”那山原來是個木筏子,是仙人從人間上天的交通工具,故而得名,后稱“北九華”。頭條萊垍
北九華之由來,也與一個神話傳說有關。
晉隆安年間,新羅國王近宗金喬覺(即后來的金地藏菩薩)向其表兄玉皇討官,遭拒后,一時惱怒,不慎跌落人間。他縱身爬起,想乘浮槎再上九霄,當時木筏上有九條龍正在飲水,尾巴交錯在筏上,金喬覺只好坐在龍尾,九龍不支,紛紛逃往南天門。玉皇大帝聞知,降旨雷擊。霎時,木筏和九龍都變成山峰,而金喬覺也跌落在山上。從此,他便在這里打坐,開辟道場。因此,浮槎山也有“北九華”之稱。
浮槎山上有一眼神奇的泉水,名曰“清濁二泉”,又稱“合巢泉”。“清濁二泉”為兩個相連的泉水池,一池泉水清澈見底,一池泉水呈乳白色,水位穩(wěn)定,久旱不涸,充雨不漲,取之不盡,用之不竭,當?shù)厝朔Q“八仙水”。頭條萊垍
關于浮槎,古代記述較多。如東晉王嘉《拾遺記》所述:“堯登位三十年,有巨槎浮于西海,槎上有光,夜明晝滅,海人望其光,乍大乍小,若星月之出入矣。槎常浮繞四海,十二年一周天,周而復始,名曰貫月槎,亦謂掛星槎。羽人棲息其上,群仙含露以漱,日月之光則如暝矣。虞夏之季,不復記其出沒,游海之人,猶傳其神偉也。”
再如南北朝宗懔《荊楚歲時記》云,“武帝使張騫使大夏,尋河源乘槎經月而至一處,見城郭如州府,室內有一女織,又見一丈夫牽牛飲河。騫問曰:‘此是何處?’答曰:‘可問嚴君平?!伺c一支機石而歸。至蜀,問嚴君平,君平曰:‘某年月,客星犯牛女。’支機石為東方朔所識?!睏l萊垍頭
李清照詞云:“草際鳴蛩。驚落梧桐。正人間、天上愁濃。云階月地,關鎖千重??v浮槎來,浮槎去,不相逢?!?/p>
北宋歐陽修著有《浮槎山水記》,全文700字左右,是歐陽修在京師任內,品嘗到在廬州任職的好友李端愿贈送的浮槎山泉水后,有感而發(fā)寫下的。浮槎山的“清濁”二泉自歐陽修撰《浮槎山水記》后名聲大噪,被譽為“天下第七泉”。
冶父山:群巒疊翠 古跡遺存
位于合肥市廬江縣境東北的冶父山是《安徽省志·名山志》所載省內17座名山之一。據(jù)傳春秋時,鑄劍之父歐冶子曾在此山鑄劍,山上存有鑄劍池古跡,因此得名冶父山。詩人贊道:“長劍欲一淬,夜尋冶父山,攬衣望奇氣,直在斗牛間?!?/p>
冶父山。
冶父山最高峰為兜率峰,海拔375米,自麓至巔凡五里許,群峰聳拔,盤旋而上,遠眺江光,俯視五湖(沙湖、黃陂湖、后湖、白湖、巢湖)林巒崤密,雄峻秀麗,甲江淮間諸山,每當大雨初霧,晴空萬里,登上頂峰,上有浮云紫霧,下有群巒疊翠,蔚成“冶父晴嵐”,為廬江古八景之一。
冶父山之名,最早見于《魏書·地形志》(北齊·魏收撰):“潛(廬江縣于南北朝為潛縣)有野(冶)父山,越人冶鑄之所。” 《吳越春秋》(東漢·趙曄撰)載:“歐冶子,春秋越人,善鑄利劍,曾為越王鑄湛盧、巨闕、勝邪、魚腸? ?純鈞五劍?!?/p>
歐冶子(約公元前514年前后),春秋末期到戰(zhàn)國初期越國人。少年時代,歐冶子從母舅那里學會了冶金技術,開始冶鑄鐵鋤、鐵斧等生產工具。后很快發(fā)現(xiàn)了銅和鐵性能的不同之處,冶鑄出了第一把鐵劍,開創(chuàng)了中國冷兵器之先河。消息傳到楚王那里,楚王命令尋找歐冶子,叫他制造寶劍。于是歐冶子走遍名山大川,尋覓能夠出鐵英、寒泉和亮石的地方,只有這三樣東西都具備了,才能鑄制出利劍來。
中國鑄劍之父歐冶子雕塑。
一日,歐冶子尋訪來到位處大別山余脈的冶父山,此地橫跨歐亞大陸的“郯廬斷裂帶”上,地質結構復雜,礦藏豐富,其山峰地表遍布鐵砂?!叭何锍鐾?,惟鐵惟艱;淘砂于水,伐木于山;欹傾是處,身垢若脯?!庇绕涫巧缴嫌腥?,明凈如琉璃,冷澈入骨髓,實乃上等寒泉,正是煉鐵、鑄劍、淬水的寶地。于是歐冶子領三百童男女和同門弟子干將、莫邪夫婦在這里鑄劍。
公元前510年,吳王攻越,大勝。越王允常懾于吳國的威力,把歐冶子所鑄的五把劍中的三把,即湛盧、魚腸、勝邪獻給吳王。闔閭得到后,視為寶貝。于是又命歐冶子繼續(xù)再造兩把。時歐冶子已逝,此重任便落在干將、莫邪夫婦肩上。后干將與其妻莫邪為吳王鑄成寶劍兩把,一曰干將,一曰莫邪(也作鏌铘)。垍頭條萊
冶父山干將和莫邪的雕塑。
說來也神奇,冶父山鑄劍爐火熄滅,當年鑄劍淬水的水池旁(后人稱為“鑄劍池”),悄悄地長出兩株樸樹。一株在池口東,一株在池口西,樹高約10米,從樹身開始,兩樹相對彎曲,一樹伸向西,一樹伸向東,其曲身姿態(tài)相若,至樹冠處相擁,仿佛兩頂華蓋守在劍池旁。
鑄劍池北有兩巨石相合,如雙掌合一,十指向空,稱“合掌石”,又稱“試劍石”,相傳歐冶子當年鑄成寶劍,為試劍鋒,對此石用力一劈,劍過石開。試劍石旁有“蓮花石”,形似盛開的蓮花,山風吹過,似有陣陣清香。神工鬼斧,令人嘆為觀止。
更有諸多遺跡遺存,諸如虎洞吟風、響鼓嶺、飛鷹石、諸葛嶺、白佛巖、白像石、袈裟柜、青獅石、龍解石、老人石等,于峰巔谷底,參差錯落,各盡其妙,形成冶父山的特色景觀,令人流連忘返。古人有 “登峰身染云霞氣”之詩句,足見此峰之勝。
四頂山:四頂朝霞 滿山璀璨條萊垍頭
“一山分四頂,三面瞰平湖”。這樣的千古絕唱,說的就是位于巢湖岸邊、肥東縣長臨河鎮(zhèn)境內的四頂山。古時四頂山上,有煉丹池、朝霞寺、朝霞書院、滴蘆井等名勝古跡,還有青蛙石、鸚鵡石、釣魚臺等奇石異景。今天的四頂山,以其良好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和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,以及湖光山色交相輝映,成為環(huán)巢湖旅游的一個重要景點。頭條萊垍
四頂朝霞。
四頂山四峰駢列,故名四頂山。從遠處看,此山如同一只四足朝天倒立的香爐,因而也叫“四鼎山”。被列為古廬州八景、巢湖八景之一的“四頂朝霞”,就是指四頂山的朝霞。其實,四頂山名氣之大,遠不止于此。據(jù)當?shù)厝丝甲C,早在隋書《地理志》、《太平寰宇記》中,古人就把四頂山納入名山大川之列。垍頭條萊
自古名山大川,總是和文人墨客聯(lián)系在一起,四頂山也不例外。漢代文學家徐乾、王褒曾為四頂山作賦。晚唐詩人羅隱有詩《四頂山》贊曰:“勝景天然別,精神入畫圖。過夏僧無熱,凌冬草不枯。一山分四頂,三面瞰平湖。游人來至此,愿剃發(fā)和須?!鳖^條萊垍
宋人張彥修稱四頂山為廬州“一州之勝”,題詩贊曰:“翠巒齊聳壓平湖,晚綠朝紅畫不如。寄語商? ??賢四皓,好來各占一峰居?!泵魅嗽S蕃春用詩描寫了四頂山的春色,詩云:“亭午過朝霞,山溪約略斜。細泉分石齒,晴鳥亂銀沙。地遠昔年夢,春濃野侍花。晚煙迷短騎,歸路柳條遮?!鼻宄酰溆⒌畲髮W士李天馥曾游四頂山,并留下一詩曰:“四頂相蔽空,下帶泉混混。驅龍耕白云,種芝三百本?!鳖^條萊垍
無人機拍攝的“四頂朝霞”。
四頂之美,以“朝霞”為最。每當雨霽露晨,旭日東升,奇光四射,滿山璀璨。身臨其境,絢麗奪目,憂如涌入五色玻璃。四頂朝霞說法有二:一是“一人得道,雞犬升天”的典故。相傳魏伯陽曾不遠千里,入此山煉丹修道,丹成吞服后,他和三個弟子紛紛飛天成仙,就連喂養(yǎng)的一條白狗、一只黑雞也飛上天。他離開四頂山,煉丹聚集的仙氣仍不散,形同朝霞;二說魏伯陽煉丹成功,把仙丹遺到石縫中,丹氣發(fā)出霞光。傳說歸傳說,清人朱弦作《四頂朝霞記》,曾親自登山觀察,弄清四頂朝霞產生的緣由。他寫道:一日晨起,徘徊于螺髻之側。適當初晴露旦,草木含滋,旭日東升,奇光四射,俯視四、五里許,恍惚涌五色琉璃中,我始悟。認知朝霞是水氣折光反射形成的奇觀,乃是大自然賦予的天工之美。
四頂朝霞 鄭成功/攝
四頂山一字聯(lián)還曾獲過世界吉尼斯之最證書。在名勝中題寫一字聯(lián)的比較少見,因為無論如何一個字無法描繪出名勝的景色。不過,當代聯(lián)家方克逸就曾為巢湖四頂山題有一字聯(lián),上聯(lián)是“月”,下聯(lián)為“霞”。僅僅兩個字,就高度概括出巢湖四頂山的核心景色,給人留下極大的想象空間。方先生的解釋是:“四頂朝霞與巢湖秋月,自古并列為廬陽八景,四頂山觀賞霞月最佳處,謹以霞對月也?!苯泴W術權威鑒定,此聯(lián)匠心獨運,為世界上最早、唯一、最短的名勝楹聯(lián),于1995年榮獲了世界吉尼斯之最證書。頭條萊垍
峔山:美好生態(tài) 得天獨厚
姥山島位于合肥市巢湖市境內,以其神奇、優(yōu)美和無與倫比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著稱,是巢湖旅游區(qū)的核心景區(qū),也是皖中著名旅游區(qū)。姥山當?shù)厝擞址Q母山、蒙山,諧音,意同姥。與姥山島相伴,還有兩座礁島,在碧波之間若隱若現(xiàn),稱作鞋山,在巢湖中心,與姥山遙遙相望的還有一座姑山(同孤山),傳說“陷巢州、漲廬州”時期,焦姥的女兒與焦姥一道通知鄉(xiāng)鄰,女兒先焦姥一步奔走,跑丟了一雙鞋子,終又被洪水吞沒。后來,鞋子化作一對鞋山,女兒化作姑山,焦姥最終化作姥山。母女相望遙無期,萬頃波濤訴說著斷腸般的母女親情。
自古就有“碧玉盤中一青螺”美譽的姥山。
姥山島位于巢湖湖心,是湖中最大的島嶼,如同一葉飄于水中。其地形橢圓,林木蔥郁,四季常青,又如青螺浮水,自古就有“碧玉盤中一青螺”的美譽,為八百里巢湖唯一的“湖上綠洲”,是湖天第一勝境。
姥山不僅山絕、水險,景致秀美,而且名勝古跡眾多,令人流連忘返。區(qū)內有20多處奇洞,大的能容納100余人。洞內鐘乳怪石琳瑯,十分險妙。山巔有古塔、古塘、古船塘,還建有“望姑”、“虎上”、“望姥”三亭。山巔的文峰塔建于崇禎四年,塔身為條石壘砌而成,高51米,七層八角,共135級。塔內磚雕佛像802尊,石匾25幅。登塔憑欄遠眺,但見水天一色,驚濤擁雪,帆影點點,鷗鷺翔集,令人心曠神怡。
姥山島。
姥山島人文景觀豐富。南麓,有一天然避風良港,舊稱“南塘”,系元末抗元將領俞通海、廖永安等率水師屯寨姥山時修。山腰,望湖而建的圣妃廟,祭祀主湖女神,始建于晉朝。唐代詩人羅隱、? ??代詞人姜夔均有詩詞吟詠此廟,鐫刻于廊柱上。
銀屏山:氣勢宏偉 千年牡丹
巢湖城南綿延群山中還有一座氣勢雄偉的高山,因山上有一塊巨石,色如白銀,形似花瓶,故得名“銀屏山”。還有一說, 山之南有一懸崖峭壁,每當隆冬季節(jié),雪蓋冰封,銀裝素裹,形以天然銀白屏,十分壯觀,故后人通稱“銀屏”。銀屏山是巢湖境內第一高峰,海拔約508米,四周山巒起伏,九峰環(huán)抱,姿若雄獅,有“九獅抱銀屏”之說。山中谷幽、林密,加上溶洞、奇花構成一幅幅優(yōu)美的圖畫。銀屏牡丹花,人稱“天下第一奇花”,生長在一堵巨大的猶如斧削、光滑如屏的懸崖峭壁之上,為一株天然野生白牡丹花,風姿綽約,歷經千年而永葆青春,殊為舉世罕見。牡丹亭三層八角,則被喻為“安徽第一亭”。
銀屏山。
生長在離地30米高懸崖石縫中的野生白牡丹,有著1300多年的花齡,自唐代以來就有文字記載,歷盡千年滄桑,風采依然,每到谷雨時節(jié)嫣然盛開。此花獨具靈性,傳說可以預報年景,人們可根據(jù)花的開謝、花朵多少來預測當年年景的旱澇歉年?;ㄩ_三朵以下且花期短,預測今年可能干旱;花開四朵則風調雨順;花開五朵五谷豐登;花開六朵六畜興旺;花開七朵以上花期長的話,今年可能要發(fā)大水,因而民間贊之為“氣象花”。據(jù)說只有兩年牡丹花含苞未放,是1937年和1976年,故而民間又奉之為“神花”。
“天下第一奇花”銀屏山白牡丹花。
這一株白牡丹具有諸多神奇之處:一奇為牡丹來歷。于懸崖峭壁之上,貧瘠石罅之中突兀出這樣一株枝青葉茂的牡丹,可望而不可即;二奇為牡丹花齡。如果以北宋歐陽修詩《仙人洞看花》為證,銀屏牡丹已有千年滄桑;三奇為千年一貌。銀屏牡丹雖經千年風霜雪雨,世間風云變幻,就是不凋不敗。
合肥人一直對銀屏山內這一株千年白牡丹情有獨鐘,如今,巢湖銀屏山牡丹觀賞節(jié),已經成為合肥重要的旅游節(jié)慶活動。垍頭條萊
8. 白馬山風景區(qū)的景色介紹武隆
白馬山飛天之吻位于武隆天尺情緣景區(qū),下面有電梯可以上到平臺。
9. 白馬山風景區(qū)門票
武隆及周邊景點
烏江畫廊
下高速后沿烏江而行,就會體驗到人在畫中游,特別是天氣給力的時候,真的是青山綠水的完美呈現(xiàn),遠處看起來江水很綠很平靜,沒有激流勇進的感覺,但多了份閑適的安逸。
烏江畫廊。
可選擇乘船游覽烏江畫廊,但整個游船時間較長,若天氣不好,還會影響觀賞。
天坑、地縫、玻璃眺望臺
1.天生三橋
是以天龍橋、青龍橋、黑龍橋天生三座規(guī)模龐大,氣勢磅礴的石拱橋稱奇于世。由千萬年前造山運動而形成,壁陡峽深,典型的喀斯特地質奇觀,有種地下穿行的樂趣。三座天然石拱橋之間各有各的特點,相同的是都很震撼!
天生三橋
從觀光電梯入口下到第一座天龍橋橋底,直接就能看到天福官驛,這里就是拍《滿城盡帶黃金甲》的地方,站在高處看、拍照很漂亮。這座四合院式建筑位于天生三橋的天坑里,在唐朝是座驛站,后來毀于戰(zhàn)火,現(xiàn)在仿建還原,里面陳列著當年拍戲留下的道具。
”滿城盡帶黃金甲”中的馬蹄聲仿佛依舊響起,嘶殺聲仍然歷歷在目。天龍橋的滄桑讓武隆憑添幾分涼意,讓路過者難以忘懷。
天福官驛
整個景區(qū)是單循環(huán)路線,從進到出,除了第一個橋和第二橋之間需要折返一段路以外,路線都是單向的,所以即使是人較多,游覽起來還是比較順暢的。
推薦游覽順序:天龍橋—天龍?zhí)炜印帻垬颉聱? ?坑—黑龍橋
門票:1、旺季(3月1日-10月31日):135.00元(含40.00元環(huán)保車轉車費)
2、淡季(11月1日-2月28日):95.00元(含40.00元環(huán)保車轉車費)
開放時間:8:00-19:00
2.玻璃眺望臺
在石橋頂部,還有一座底部透明的玻璃眺臺,站在觀景臺上,腳下就是近三百米深的山谷,可以360度全方位無死角地欣賞天生三橋的壯觀風景。,整個天坑最高的點,海拔1200米高,向外懸挑11米,從上往下的即視感很爽!
武隆玻璃眺望臺
遠觀群山巍峨,云卷云舒,人如螻蟻,而貫穿三橋腹地的是一條唐朝的古驛道,恍惚之間猶如天上人間。
門票:25元/位
上去參觀景區(qū)會提供鞋套,注意安全和自己的物品
3.地縫
顧名思義就是一個狹長的水簾洞,地縫按照游覽路線要徒步行走40多分鐘,一路走下來,上衣和頭發(fā)都會淋濕...特別是后半段,在巖石下的棧道上行走,就沒有”不下雨“的片刻,建議大家游覽的時候都戴著帽子或者雨衣。
門票:1、旺季(3月-10月):115元/人(含觀光車)
2、淡季(11月-次年2月):85元/人(含觀光車)
開放時間:8:00-17:00(近下午4點為避免游覽時間不足,會停止售票,建議提早安排好時間)
建議穿防滑的運動鞋,景區(qū)內濕氣較重,地比較滑。
816地下核工程
深山潛伏數(shù)十載,地圖上消失20余年的816地下核工程震撼曝光!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所需的重要元素就是在這里研發(fā)成功,2010年對外開放,2016年才發(fā)展成了旅游景點。目前只開放了基地的十分之一,但也足夠走一個半小時左右,里面很大,整座山都被掏空,里面的各個支洞交錯復雜。每一個去過的朋友都表示很有意義,只能用震撼來形容!
816地下核工程
全程最好找導游,不然很容易迷路走不出來
仙女山
《野生廚房》的第一期就來到了擁有”東方瑞士“之稱的仙女山,在這片美得不像話的大草原上,有草原、牧場、森林,有綿延的大馬路和山巒。有很多人吹泡泡、放風箏、露營等。拍照打卡的地方就是大草原和小火車經過的網(wǎng)紅公路。
大草原有散養(yǎng)的牛羊,可愛而且親近人,可以近距離和它們拍照。特別小清新~還有成群的鴿子,可以買鴿食去喂!
仙女山
私家車只能停在小火車站的停車場,整個小火車旅游線路大概10公里,小火車的顏值還比較高,但是只會在站點停,但是大草原到遛馬場這段路是整個景區(qū)的亮點,所以這段路只有徒步才可以占領美景。
山上的溫度比重慶市內大概低10度左右,建議準備好保暖外套。
奧陶紀
刷爆抖音的心跳打卡地,高空項目一個比一個刺激,看著就能讓人腎上腺素飆升。來了解一下,18米的懸崖秋千、落差跟大的高空滑索、步步驚心、搖擺的高空玻璃吊橋、叢林飛躍,膽大的都可以玩一遍!小朋友不推薦去,和歡樂谷什么的不在一個心跳頻道,這里是純天然在山邊,基本上站著的地方都是架空的?;旧厦總€項目都需要排隊,注意把握好時間。
景區(qū)游園門票:180元/人,可以在網(wǎng)上提前購票
建議前往時間:非周末非節(jié)假
10. 白馬山風景區(qū)的景色介紹
野草叢生、破敗凋零是來到白馬山的第一印象。
山勢自北向南,形似白馬,頭南尾北。前幾年有單位在此傾倒垃圾,如今尚能看到。山腳下有墳塋,山上和山下有私自建房的房基,還有開墾的菜地。從南到北的山脊是較為平坦的,雜草、裸露的黃土、開山留下的懸崖,滿目瘡痍!濟南戰(zhàn)役西路的華野經過激戰(zhàn),占領此山,進而突入商埠,打開勝利之門。Hash:3020642b05e134f7bc2a65fda64dec0a41cc8edf
聲明:此文由 cliff 分享發(fā)布,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,文章內容僅供參考。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,請聯(lián)系我們 kefu@qqx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