瑯琊臺風景區(qū)(青島瑯琊臺風景區(qū))
導讀:瑯琊臺風景區(qū)(青島瑯琊臺風景區(qū)) 山東青島旅游必去的景點 瑯琊臺風景區(qū)的介紹 瑯琊臺在哪
山東青島旅游必去的景點
山東青島,這里有著名的宏偉建筑,還有涼爽的之一浴場。這個夏季,讓我們一起到青島旅游吧。青島旅游必去景點有哪些?看看我為您提供的山東青島旅游必去的景點,歡迎閱讀。
青島旅游必去景點——棧橋
棧橋的夜景很美,遠勝于白天。棧橋位于游人如織的中山路南端,橋身從海岸探入彎月般的青島灣深處。橋身供游人參觀并??柯糜未?,由此乘船可看海上青島。
棧橋是青島的象征,到青島來的游客如果沒有去看一看棧橋,那就等于沒來青島。橋盡頭具有中國民族風格的翹角重檐建筑端莊地安坐于碧波之上,在海岸周邊眾多歐式建筑襯托下,尤顯別致。棧橋全長440米,寬8米,鋼混結構。橋南端筑半圓形防波堤,堤內(nèi)建有民族形式的兩蹭八角樓,名“回瀾閣”,游人佇立閣旁,欣賞層層巨浪涌來,“飛閣回瀾”被譽為“青島十景”之一。橋北沿岸,辟為“棧橋公園”,園內(nèi)花木扶疏,青松碧草,并設有石椅供游人憩坐,觀賞海天景色。橋西側立有華燈,入夜如株株玉蘭盛開。
交通信息:棧橋距青島火車站僅0.5公里,交通便利,并通有2、5路電車和6、8、25、26、231、301、304、305、307、316、321、501、801路等公交車。
青島旅游必去景點——之一海水浴場
之一海水浴場是亞洲更大的沙灘浴場,也青島眾多海濱浴場中的佼佼者,一向以坡緩沙細、水清浪靜而著稱。
浴場沿岸的巖石由于受海浪的侵蝕,不斷剝蝕成細小的.砂礫,并在海灣的淺灘上沉積起來,形成了東西各長約580米、寬達40多米的細沙灘,并向海內(nèi)延伸到極
遠處。由于匯泉角的阻隔使進入灣內(nèi)的涌浪漸次衰減,因而形成了浪高僅為1米左右的平靜海面,十分適合開展海上娛樂活動。
交通信息:市內(nèi)可乘坐6路,15路,26路,31路,214路,304路,311路,312路,316路,604路,605路公交車到海水浴場站下車即可。
青島旅游必去景點——嶗山
嶗山是山東半島的主要山脈,更高峰嶗頂海拔1133米,是我國海岸線之一高峰,有著海上之一名山之稱。它聳立在黃海之濱,高大雄偉。當?shù)赜幸痪涔耪Z說:“泰山云雖高,不如東海嶗?!?/p>
山光海色,道教名山。
主要景點有:北九水、上清宮、巨峰風景游覽區(qū)、太清宮、龍?zhí)镀?、太平宮、北宅農(nóng)業(yè)生態(tài)旅游區(qū)、明霞洞等。
交通信息:
目前嶗山游覽線路共有四條其中陸路三條(南線,東線,中線),水路一條。
南線:由香港東路或東海東路向東經(jīng)沙子口,登贏,流清河奔太清宮,主要游覽太清景區(qū)。如果時間允許,可再去上清景區(qū)或去巨峰景區(qū);也可去棋盤石景區(qū)。此條游覽路線距離近,可觀幾個著名景點,并可當天輕松往返。
乘坐旅游專線車或公交車104路,113路,304路公交車游覽此線都十分方便,可減輕登山之勞累。
東線:由李滄區(qū)李村出發(fā),先向北轉東,經(jīng)惜福,王哥莊到仰口主要游覽仰口景區(qū),如果早晨出發(fā)時間較早,游覽行程緊湊,剩余時間較多,可向南游覽棋盤石景區(qū)或直奔太清景區(qū)由南線返回。
根據(jù)同行人員數(shù)量,包乘中巴車或出租轎車,一日內(nèi)可游完東線和南線主要景點。如果乘123路,312路,106路公交車,一般只能游覽東線。
中線:也是由李滄區(qū)李村出發(fā),向東經(jīng)北龍口轉北,經(jīng)北宅,烏衣巷赴北九水景區(qū)。若時間允許,此線可于途中游覽華樓景區(qū);亦可驅車經(jīng)柳樹臺攀巨峰,步行過潮音瀑亦可達巨峰。由大嶗觀可轉赴仰口景區(qū)??砂顺鲎廛嚮虺?07路,110路,311路,365路公交車抵達? ?
水路:由青島灣旅游碼頭乘船游覽海上風光,在太清灣登陸,主要游覽太清,上清景區(qū)。
青島旅游必去景點——瑯琊臺風景名勝區(qū)
瑯琊臺風景區(qū)因有秦始皇三次登臨的瑯琊臺而聞名,而徐福也是由此起航東渡去 *** 的。在這里,你可以沿著當年秦始皇走過的“御道”,登上瑯琊臺環(huán)望大海、感受秦始皇向往海上仙山的心懷。
云梯是從徐福殿通往觀龍閣的一段花崗巖石階,原是秦始皇登瑯琊臺的三條御路之一,云梯共有336級臺階,
觀龍閣是半山的一處仿古樓閣,在這里可遠眺瑯琊臺東北部的龍灣海水浴場。
瑯琊臺的標志性古跡——秦朝刻石,石碑上有秦丞相李斯所寫的86個字,是中國最早的刻石之一。
登上瑯琊臺頂可環(huán)望四周風光,從這里看到的龍灣海濱和群山、大海的景色很不錯。山頂立有十幾座人物石像,是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三次巡游瑯琊時在瑯琊臺召見徐福的場面。山頂東側還有一座望越樓,這里立有越王勾踐銅像,據(jù)說瑯琊最早的觀臺是勾踐所建,這兒也是觀海上日出的絕佳位置。
龍灣海灘,這里的沙灘比較寬闊、海水也比較藍,適合拍照留影。
值得一提的是,瑯琊臺景區(qū)東南有座小島“齋堂島”,傳說為秦始皇當年求仙時其侍從齋戒之處,島上風景優(yōu)美,還是個頗有名氣的漁家樂度假勝地。去齋堂島可以在瑯琊港碼頭坐渡輪(在瑯琊臺景區(qū)外面),每天上、下午各有幾個班次。
交通路線:
由青島市區(qū)出發(fā),走膠州灣海底隧道、青島跨海大橋、膠州灣高速或乘輪渡到黃島或薛家島,沿濱海公路到達瑯琊臺景區(qū)。
瑯琊臺風景區(qū)的介紹
瑯琊臺風景區(qū)作為全球熱門海島目的地的景點之一,游客眾多。對于大部分游客來說,游覽瑯琊臺風景區(qū)需要大概3小時 - 4小時。請合理的安排好時間,尤其是一天同時游覽多個景點的游客。
拓展信息
開放時間:4月1日-10月15日8:30-17:00;10月16日-次年3月31日8:30-16:00;提前半小時停止入園。
簡介:
瑯琊臺風景區(qū)地處黃島區(qū)瑯琊鎮(zhèn)東部海濱,因有秦始皇三次登臨的瑯琊臺而聞名,而徐福也是由此起航東渡去 *** 的。在這里,你可以沿著當年秦始皇走過的“御道”,登上瑯琊臺環(huán)望大海、感受秦始皇向往海上仙山的心懷? ??
瑯琊臺風景區(qū)主要包括瑯琊臺、龍灣、環(huán)臺沿海風景帶,其中瑯琊臺是核心游覽區(qū)域,主要有瑯琊文化陳列館、徐福殿、云梯、瑯琊刻石、望越樓等景點。景區(qū)不大,瑯琊臺也不高,僅海拔183.4米,除了走云梯和秦御路之外,大部分山道走起來都比較輕松。
從西大門(主入口)進入景區(qū),可先參觀瑯琊文化陳列館和徐福殿。在陳列館中你可了解到古瑯琊地區(qū)的歷史變遷和曾來巡游瑯琊的古代歷史人物們,還能看到瑯琊臺出土的文物和古代文賦碑刻。徐福是中日兩國友好交往的開拓者,徐福殿中有徐福塑像以及介紹徐福生平和東渡 *** 事跡的工筆畫。
云梯是從徐福殿通往觀龍閣的一段花崗巖石階,原是秦始皇登瑯琊臺的三條御路之一,云梯共有336級臺階,一口氣爬上去挺累的,可以在中間的幾個平臺歇歇。觀龍閣是半山的一處仿古樓閣,在這里可遠眺瑯琊臺東北部的龍灣海水浴場。
繼續(xù)往山上走可看到瑯琊臺的標志性古跡——秦朝刻石,石碑上有秦丞相李斯所寫的86個字,是中國最早的刻石之一。不過石碑僅剩殘片已被國家博物館收藏,現(xiàn)在所立的刻石是按《史記》記載所復建,而碑文是由現(xiàn)代著名書法家熊伯齊用小篆體書寫。
登上瑯琊臺頂可環(huán)望四周風光,從這里看到的龍灣海濱和群山、大海的景色很不錯。山頂立有十幾座人物石像,是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三次巡游瑯琊時在瑯琊臺召見徐福的場面。山頂東側還有一座望越樓,這里立有越王勾踐銅像,據(jù)說瑯琊最早的觀臺是勾踐所建,這兒也是觀海上日出的絕佳位置。
游玩望越樓可從北路下山,將會經(jīng)過秦御路、秦闕到徐福街。其中秦御路是從北路登瑯琊臺頂?shù)穆罚彩乔厥蓟实乾樼鹋_時走過的路,共有386步臺階,走起來要比云梯更陡一點。從北路下山后可順便去龍灣海灘走走,這里的沙灘比較寬闊、海水也比較藍,適合拍照留影。
此外,景區(qū)南部海邊還有
和徐福東渡起航處。鯨館內(nèi)展示著一具鯨魚尸體標本以及江豚、海豚、海龜?shù)壬锏臉吮?,鯨館已含在景區(qū)大門票內(nèi)。徐福東渡起航處是當年徐福船隊東渡的港口,不過如今也只能在瑯琊港的碼頭上看到一通刻著“徐福東渡啟航處”的石碑而已了。
值得一提的是,瑯琊臺景區(qū)東南有座小島“
”,傳說為秦始皇當年求仙時其侍從齋戒之處,島上風景優(yōu)美,還是個頗有名氣的漁家樂度假勝地。去齋堂島可以在瑯琊港碼頭坐渡輪(在瑯琊臺景區(qū)外面),每天上、下午各有幾個班次。
瑯琊臺在哪
瑯琊臺位于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(qū)瑯琊鎮(zhèn)瑯琊山上。?
瑯琊臺風景名勝區(qū)是中國東部沿海歷史名勝,這里四季分明,氣候濕潤,自然景觀奇特秀美,歷史文化久遠深厚,是避暑納涼、尋古探幽、欣賞奇觀的濱海勝地?,樼鹋_風景區(qū)主要包括瑯琊臺、龍灣、環(huán)臺沿海風景帶,其中瑯琊臺是核心游覽區(qū)域,主要有瑯琊文化陳列館、徐福殿、云梯、瑯琊刻石、望越樓等景點。
景點景觀
1、瑯琊文化陳列館
陳列館,建于1999年。整座建筑座北朝南,依山面海,通體由紅柱、青磚、黑瓦構成,充分體現(xiàn)了粗獷豪放的秦代建筑風格。陳列館由序廳、主展廳和引廊三部分組成。在入口處有兩座石獅子,東雄西雌。獅子是百獸之王,能祛除邪惡,帶來吉祥。雄師腳下為球,象征著統(tǒng)一寰宇和無上權利。雌獅腳下踩著一只小獅子,象征著子孫綿延。
2、跺腳溝
綠涌翠漩的山溝,名叫跺腳溝。相傳秦始皇筑瑯琊臺以便他能無遮無礙地眺望徐福求仙船隊的歸來,但隨著瑯琊臺越筑越高,與它相鄰的西側山峰也隨之增高,秦始皇見狀大怒,在西山上狠跺三腳,喝道:“我再讓你爭高。”那西山才停止了長高。他跺腳的地方成了一條山溝,人們叫它“跺腳溝”,那座西山被稱為“爭高山”。
Hash:fc084713cf965279d06f82672a148fcdf0292f4a
聲明:此文由 Sukin 分享發(fā)布,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,文章內(nèi)容僅供參考。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,請聯(lián)系我們 kefu@qqx.com